4、第四章_盛京有家小饭馆
笔趣阁 > 盛京有家小饭馆 > 4、第四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4、第四章

  一通安排布置下来,全家人都动起来了,宋老头搂着呜呜,坐在堂屋,看着热热闹闹的一家人,眼底的光亮越来越盛,他隐隐有种预感,也许老宋家真要不一样了,可惜,可惜啊,要是宋文宋武兄弟也在,那就更好了,两个儿子,一别两年,竟是没法相见,可怜的呜呜记事起就没见过爹爹,想着想着,宋老头眼眶发酸,呼出一口浊气,总算也是有盼头了,人只要有盼头,这日子就能过下去,都会好的。

  这天晚上,宋家人都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盼望进入梦乡。青黛看过空间里又长大了的瓜苗后,想着明天要早起去镇上,也早早睡了。

 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,青黛和青柏坐在葛家兄弟的牛车上,看着零散的星子,去了镇上。把镇上的小食摊大概看了一遍之后,青黛对自家的薯条和甘梅地瓜更有信心了,因为青黛发现,这个时代的人好像不擅长用调料,并且对食物的烹饪方式很单一,一般就只有炖煮,青黛赢就赢在花样多。

  看了一圈空摊位,青黛选了靠近镇上学堂的一个自带小炉灶的摊位,每次学堂放学都会有一波固定的客流量,油炸食物对小屁孩的吸引力是致命的。登记好摊位,交上了前,青黛和青柏商量,又去杂货店买了一些分装吃食的纸袋子,出来时宋奶奶给的五十文钱,租摊位花去十文,买纸袋子花去十文,还剩三十文青黛小心的贴身收好,这是宋奶奶最后一点嫁妆钱,本来是两位老人攒着的养老钱。

  回到家之后自然是一通忙活,做好一切准备。又一个天还未亮的早晨,给了葛家兄弟三文钱,宋家二老在家陪呜呜,李氏和苏氏带着青柏和青黛,带上锅,拎着油,带上准备好的酱和土豆地瓜,去镇上了。

  一到地方,李氏就小心地架起家里唯一一口大锅,烧起热油,天越来越亮,镇上来来往往的人也越来越多,这年头没见过谁家做吃食放这么多油的,出于好奇,宋家小摊上慢慢开始围了一圈人。

  青黛看着人还挺多的,是时候了,就走前几步,朝围着的人说:“各位哥哥姐姐,叔叔婶婶,咱家今天第一天来,做了些自家的小吃食,现在就先做些来,给各位免费尝尝鲜,要是觉得好吃,希望各位捧捧场。”说完朝青柏递了个眼神,苏氏和李氏就开始炸薯条和地瓜了。

  众人一看摊位前的小姑娘,笑容温软,甜糯糯的嗓音和锅里慢慢弥漫地瓜香味一样甜,更何况是免费品尝,一圈人就没有不答应的。

  一开始众人想着不就是土豆和地瓜,还能做出花来?结果,等炸好的土豆条和地瓜条配上各自的酱汁,在嘴中细细咀嚼,酸酸甜甜的滋味再配上香酥软糯的口感,这不说,谁能想到只是普通的土豆地瓜做出来的美食。

  趁着众人还在回味的时候,青黛趁热打铁“只是一些土豆地瓜,也不是什么精贵吃食,薯条三文一份,甘梅地瓜五文一份,也不贵,婶子们买回家哄孩子,孩子也喜欢吃,爷们也能就着喝点小酒,这天也越来越热了,酸酸甜甜的也开胃。”

  一通宣传有理有据,加上这是大家没见过的新鲜吃法,小摊前很快就排起了队,苏氏李氏本来十分忐忑,怕镇上的人不买账,虽然她们嘴上没说,但是心里其实觉得这土豆地瓜卖三文五文太贵了。也不怪苏氏和李氏这么想,毕竟她们一直生活在杏花村,村里别的不多,就这土豆地瓜,谁家没个一百多斤,她们自然想象不到镇上人的消费能力。

  青黛一通吆喝,伴随着空气中浓烈的土豆和地瓜的香甜,小摊子的生意红红火火的,只一个上午的时间,从家里带来的十斤土豆和十斤地瓜就卖完了,苏氏和李氏都傻眼了,怎么镇上的人也爱吃土豆地瓜这样的粗食。两个妇人加上两个半大小孩,也不敢就在外面数钱,赶紧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,青黛又去杂货铺买了纸袋,一家人赶着牛车回家了。

  杏花村留在家里的宋老头和宋奶奶也十分忐忑,期望越高越害怕失望。一上午两个老人都是恍恍惚惚的,知道听到青黛和青柏的说笑声越来越近,赶紧走到门旁,看着四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,这才把心放下。

  “青黛,怎么样,摊子生意还。。。还成吧?”宋奶奶着急地抓住青黛的手。“娘,卖光啦,那十斤土豆和十斤地瓜,咱们都卖光啦!”李氏兴奋地连双颊都红了。“都。。。都卖光啦?”宋老头觉得自己说话都打哆嗦,“那总共卖了多少钱啊?”“在外面我们也不敢数,都拿回来了,快看看。”李氏一边回答一边往里屋走,

  在杏花村,一斤土豆两文钱,一斤土豆可以炸出三份三文钱的炸薯条,相当于一斤土豆可以卖九文钱,扣去成本赚七文。一斤地瓜三文钱,一斤地瓜可以炸出三份五文钱的甘梅地瓜,相当于一斤红薯可以卖十五文钱,扣去成本赚十二文。

  今天十斤土豆和十斤地瓜总共卖出去二百四十文钱,因为用的是家里的土豆和地瓜,没花本钱,只扣去租摊位十文,借牛车三文,买两次纸袋二十文,第一天出摊宋家净赚二百零三文钱。细细算下来,这二百文钱让宋家人都大吃一惊。要知道一千文钱是一两银子,而二两银子就能交上青柏念书一年的束脩。以前靠卖麦子,还要省吃俭用,大半年才能紧巴巴地攒上二两银子,这要是摆摊,不用一个月就能赚到了!

  “老头子,咱家能做买卖赚钱啦,呜呜也能上学啦?”宋奶奶泪眼婆娑看着桌上的铜板,转念一想,又开口问“可这钱,你们两家怎么分啊?”

  不知怎么,全家人都下意识地看着青黛,毕竟这做买卖的主意是青黛出的,这吃食也是青黛做的,这赚的钱怎么分理应听听青黛怎么说。

  青黛本来不准备开口,都听长辈的,可这会儿看大家都望着自己,想了想开口“你们看这样行吗,赚到的钱,两成交给爷爷奶奶,剩下的,我们两家对半分。”青黛话音未落,李氏就急着说:“这怎么行呢,注意是你出的,吃食也是你做的,二婶和你哥哥就是打个下手,怎么能对半分,要不就七三分吧。”

  青黛拉着李氏的手安抚道:“我们是一家人,且这些年二婶也帮助我们良多,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二婶搭把手,二婶就不要推却了。”

  见李氏似乎还要再推脱,苏氏赶紧开口:“好了,秀娥,就按囡囡说的对半分吧,咱们两家也没有男人当家,孩子他爸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,想想柏哥儿,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,你手里多把着点钱,心里也好踏实啊。”女人总是最懂女人的,何况苏氏和李氏两人妯娌相处多年,且境遇相似,苏氏字字句句都说到李氏的心坎上。

  话说到这份上,李氏也就没有再推脱了。只是郑重地窝着青黛的手“二婶谢谢囡囡,囡囡长大了,能赚钱了让家里过还日子了,真了不起,乖囡囡。”青黛点点头,为了冲散这有些沉重的气氛,笑着对家人说“咱们赶紧吃饭,吃完饭准备明天的材料,我看着咱们可以趁热打铁,明天要不就每样再多加十斤吧。”

  众人同意,又各自开始忙活起来,宋家又变成那个热热闹闹的宋家了。趁着大家都在忙,青黛回了房间,偷偷进了空间。之前的荒地已经有一片变成绿油油的啦,西瓜苗一直在疯长,每次来看都大变样,估计很快就会开始结果了。其他种子只长出了植株,没开花也没结果,甚至还有几棵小树,也不知道最后会长出什么,青黛总觉得自己有种拆盲盒的紧张感。

  顺便把刚刚放在袖袋里拿进来的五十颗青梅果核也种上,只靠山里一棵野生青梅树,总不是办法。从空间出来之后,青黛又坐在窗前,其实她没跟宋家人讲,这薯条和甘梅地瓜怕是卖不了几天了,任何时空都不能小看山寨的力量,甘梅地瓜还好,现在外面还没多少人识得青梅,一时半会还仿不出来,可薯条太常见了,油一炸就行了,别家自己想不到,但一看就能学会,能赚钱的买卖,谁不想做,不出几天,估计就盗版猖獗了,得赶紧做新的吃食。

  既然这时候还没多少人认识青梅,那就在青梅身上下功夫,青黛看了看外面的大太阳,心里有了主意。果然就像青黛所想的,第二天和第三天还平安无事,宋家还做着都市生意,每天各卖出二十斤薯条和二十斤地瓜,扣去成本,宋家的小吃摊三天赚了八百多文钱。

  还没等宋家人高兴几天,第四天镇上就出现了两家炸薯条的小摊子,且价钱比宋家买的便宜,薯条的买家就被分流了,销量明显下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tbuzk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tbuzk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